所以推動命運的那雙手是什麼呢?是思想。那麼思想如何才能夠從片面的、局限的,甚至是顛倒的,變成是廣泛的、全面的、清淨的呢?就是要聽聞教典。所以為什麼佛法亂的時候,它的相狀會是修行人都憑各自的想像?就是沒有一個經典的依據,沒有可靠傳承教法的教理來指導大家的修行,那盞教理的明燈大家已經看不清楚了,所以個人的經驗就變成了好像很重要的事情。所以師父也再再地告誡我們說,像宗大師這樣絕頂聰明的人都去跟所有的善知識學,那麼又何況是我呢?說學佛法不能夠憑藉自己的主觀臆斷、主觀想像,要看看傳承是怎麼說的、經上是怎麼說的、論是怎麼講的。那麼這麼說有道理嗎?要經過內心的反覆思辨、再再地去思考,所以它會被稱為是智慧之學。
學了幾年之後,你就會發現自己比過去聰明多了。對事情的判斷力會比過去迅速,對什麼事情都會有非常認真、很負責任的一番探索,不會大而化之。因為《廣論》每行字、每行字,都是要我們認真地探索教理是在說什麼?所破是什麼?所立是什麼?在我們內心的行相又是什麼?你的說法有傳承嗎?有依據嗎?
所以在譯經院法師們大會校討論的時候,大家都要說:「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?你這樣說有依據否?他這樣說有依據否?」不會說:「我覺得怎樣、我覺得怎樣……」就算是再來人,正因為他是再來人,所以他更加地重視教典。因為如果教典失傳了的話,我們怎麼樣修行啊?我們怎麼樣知道哪裡是解脫、什麼是菩提心、什麼是空性啊?所以認真地學教理,然後可以使教正法傳持下去。那教正法能夠傳承下去,就會有證正法。
所以每一個在此時此刻認真地聽師父帶子的我們,都在為傳持教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,因為我們對這個教法有很大的信心的緣故。可以自己隨喜一下,因為我們不是靠個人的想像力在修行,我們是依照嚴格教理的論典、依靠善知識的講解,然後再反覆、多次地學習。像有的學員已經學二十年了,學二十年了之後,你是會覺得《廣論》沒什麼好學的,還是你會發現太多沒有學懂的?還有師父的帶子,聽了多少遍了?聽了多少遍之後,還會發現其中有自己疏漏的地方,甚至有特別大的點都沒有看到。如果這樣的話,那麼二十年的學習,每一年、每一年它都有不一樣的意義,它不僅僅是一個重複,它是一個遞進,它是必須要進步的一個層次。
我們能學到這種圓滿的教法,而且有這樣了不起的大善知識,把圓滿的教法提起來傳承到我們的面前,所以感謝一切大善知識,尤其感恩那些譯師們,感恩我們的師父。也感恩這個時代,能給我們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,讓我們能夠靜靜地坐在燈下,學著這些聽起來很古老,卻是充滿時代的跳躍感這樣的智慧,應用起來是如此實用,可是它的傳承真的是淵遠流長。所以好好為自己能夠聞法的時光幸福一下吧!真的是非常感恩!